笼而统之 lóng ér tǒng zhī

abac式
拼音lóng ér tǒng zhī
注音ㄌㄨㄥˊㄦˊㄊㄨㄥˇㄓ
繁体籠而統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详细分析
  • 具体说明
  • 逐条列举
笼而统之的解释
形容大致上、粗略地总结或概括某事物的主要内容或特征。
出处

1.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关键字》:“……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笼而统之说,字字照《诗韵》发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烦。”

2.

出自《庄子·天下》篇:“大而无当,粗而无形,笼而无统,舍而无藏。”
寓意
强调对事物进行概括性总结,提醒人们在表达时注意层次和重点。
列子

1.

他对这次旅行笼而统之地说了几个主要景点。

2.

她在报告中对项目进展笼而统之地做了总结。

3.

老师在课堂上笼而统之地讲解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4.

他笼而统之地描述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5.

在会议上,他笼而统之地介绍了公司的整体战略。

笼而统之的翻译
德语
im Allgemeinen
日语
大まかに言うと
法语
en termes généraux
英语
in general terms
笼而统之的字意分解
lóng
1:(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3:又。
4: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5:又。
6:生火。
7:在袖内藏东西。
lǒng
1:笼罩;遮掩。
2:包括;包罗。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tǒng
1:(形声。从糸(mì),充声。本义:丝的头绪)。
2:同本义。
3:世代相继的系统。
4:纲纪,准则。
5:主管;率领。
6:总括;合而为一;统一。
7:管理;治理。
8:犹“通”。
9:古时用以纪年 。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笼而统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óng ér tǒng zhī)。abac式组合,笼而统之意思是:形容大致上、粗略地总结或概括某事物的主要内容或特征。 强调对事物进行概括性总结,提醒人们在表达时注意层次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