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碰脑的解释
形容人多拥挤,互相碰撞磕碰。也用来形容事情做得慌乱,不顺利。
出处
1.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八十五回:“磕头碰脑,又都是些树木,不能动步,头盔早已落地,万缕青丝披散,绕住了枪杆。”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那些人便一拥而上,磕头碰脑的,把他围在中间。”寓意
提醒人们在拥挤或慌乱的环境中需要保持冷静,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和混乱。
列子
1.
周末商场里人太多,磕头碰脑地走着都费劲。2.
大家都急着抢购限量商品,结果磕头碰脑地挤成一团。3.
车站里人来人往,磕头碰脑的,很难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4.
演唱会结束后,观众们磕头碰脑地往出口走。5.
超市打折时,顾客们磕头碰脑地抢购商品。6.
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三回磕头碰脑的翻译
德语
aneinander stoßen
日语
ぶつかり合う
法语
se bousculer
英语
bumping into each other
磕头碰脑的字意分解
kē
1:(形声。从石hé声。本义:石声或鼓声) 同本义。
2:石头撞击声。
3:物相碰声。
4:眯稳莸犊痴渡鄙H磕叉(磕叉叉;磕擦。砍砸斩杀声)。
5:碰击,碰撞。
6:(kè)。用上下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
7:叩头,旧时的跪拜礼。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pèng
1:(形声。从石,并声。本义:两物相触或相撞)。
2:同本义。
3:触犯。
nǎo
1:(形声。本义:脑髓)。
2:同本义。
3:头部。

磕头碰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ē tóu pèng nǎo)。abac式组合,磕头碰脑意思是:形容人多拥挤,互相碰撞磕碰。也用来形容事情做得慌乱,不顺利。 提醒人们在拥挤或慌乱的环境中需要保持冷静,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