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 luó gǔ xuān tiān

abac式
拼音luó gǔ xuān tiān
注音ㄌㄨㄛˊㄍㄨˇㄒㄩㄢㄊㄧㄢ
繁体鑼皷喧天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锣鼓喧天的解释
形容锣鼓声响彻云霄,场面热闹非凡,常用于庆祝活动或喜庆场合。
出处

1.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2.

出自清代作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锣鼓喧天,爆竹连天,真是热闹非常。”
寓意
表达热闹、喜庆的气氛,象征欢乐和团聚。
列子

1.

春节期间,村里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庆祝新年。

2.

婚礼现场锣鼓喧天,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步入婚姻殿堂。

3.

庙会上锣鼓喧天,各种表演吸引了无数游客。

4.

开业典礼上锣鼓喧天,商家们希望借此带来好运。

5.

端午节的龙舟赛上,锣鼓喧天,观众们热情高涨。

6.

周庸祐一一回发,赏封五块银子,各人称谢。少时,~,笙箫彻耳。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二回

锣鼓喧天的翻译
德语
das Geräusch von Gongs und Trommeln erfüllt den Himmel
日语
鑼鼓が天を轟かす
法语
le son des gongs et des tambours remplit le ciel
英语
the sound of gongs and drums fills the sky
锣鼓喧天的字意分解
luó
1:带卷边的青铜圆盘 ,通常用槌子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2:又。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xuān
1:(形声。从口,宣声。“宣”有“宣扬”义,也有表义作用。本义:声音大而嘈杂)。
2:同本义。
3:显赫。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锣鼓喧天,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uó gǔ xuān tiān)。abac式组合,锣鼓喧天意思是:形容锣鼓声响彻云霄,场面热闹非凡,常用于庆祝活动或喜庆场合。 表达热闹、喜庆的气氛,象征欢乐和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