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将法 jī jiāng fǎ

abac式
拼音jī jiāng fǎ
注音ㄐㄧㄐㄧㄤˋㄈㄚˇ
繁体激將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激励
  • 鼓舞
  • 激发
反义词
  • 打压
  • 打击
  • 挫败
激将法的解释
激将法是一种通过言语激励或激怒对方,使其奋发图强或做出某种行为的方法,常用于鼓励或激发斗志。
出处

1.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用激将法,使马谡不服输,甘愿领兵出战。'
寓意
激将法提醒人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来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但也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负面效果。
列子

1.

为了让儿子努力学习,妈妈对他说:‘你连这个都不会,还不如隔壁的小明呢!’

2.

教练对队员说:‘你们连这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好,还想赢比赛吗?’

3.

为了激励员工,老板说:‘如果你们完不成任务,我看你们怎么向客户交代!’

4.

为了让朋友参加比赛,小王说:‘你要是输了,以后就别说认识我!’

5.

为了让弟弟认真做家务,姐姐说:‘你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别想我帮你!’

激将法的翻译
德语
Reizmethode
日语
挑発法
法语
méthode de provocation
英语
goad into action
激将法的字意分解
1:(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2:同本义。
3: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4:迅疾;猛烈。
5:高亢;激昂。
jiāng
1:(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jiàng)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扶持,扶助。
3:奉行,秉承。
4:送行。
5:携带。
6:带领。
7:顺从;随从。
8:供养;奉养。
9:行,进。
10:使用。
11:就要;将要。
12:必,必定。
13:将近。
14:岂;难道。
15:相当于“拿”、“取”。
16:相当于“把”、“用”。
17:连接意思平等的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且” 。例如:将信将疑。
18:如果;假若。
19:或;抑。
20: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在现代汉语里见于方言。
jiàng
1:(形声。从寸,酱省声。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同本义。
3:中国象棋中的一子,即“帅”。
4:统率;率领。
qiāng
1: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1:(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义。
3:又。
4:法令;规章;制度。
5:标准;模式。
6:方法;办法。
7: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8:尊称佛家的事物。
9: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10:法国的简称。
11:合法。
12:效法。
13:守法。
14:依法处治。
15:姓。

激将法,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jiāng fǎ)。abac式组合,激将法意思是:激将法是一种通过言语激励或激怒对方,使其奋发图强或做出某种行为的方法,常用于鼓励或激发斗志。 激将法提醒人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来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但也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负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