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其一不识其二 shí qí yī bù shí qí èr

abcd式
拼音shí qí yī bù shí qí èr
注音ㄕˊㄕˊㄐㄧㄐㄧㄧㄅㄨˋㄕˊㄕˊㄐㄧㄐㄧㄦˋ
繁体識識其其一不識識其其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识其一不识其二的解释
意思是认识其中的一个却不认识另外一个,通常用来比喻对事物的了解不够全面或深入。
出处

1.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2.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原文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后演变成'识其一不识其二'。
寓意
提醒人们在学习和认识事物时,要全面深入,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列子

1.

小明只会做加法,减法却不会,真是识其一不识其二。

2.

他只知道怎么开车,却不知道怎么保养,真是识其一不识其二。

3.

她只学了语法,却不会用英语交流,真是识其一不识其二。

4.

这个菜他只知道怎么吃,却不知道怎么做,真是识其一不识其二。

5.

他只知道怎么用电脑,却不知道怎么修理,真是识其一不识其二。

6.

昔汉阴丈人修浑沌之术,孔子以为~。(《晋书·王坦之传》)

识其一不识其二的翻译
德语
einen kennen, aber nicht den anderen
日语
その一を識るもその二を識らざる
法语
connaître l'un mais pas l'autre
英语
know one but not the other
识其一不识其二的字意分解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识其一不识其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qí yī bù shí qí èr)。abcd式组合,识其一不识其二意思是:意思是认识其中的一个却不认识另外一个,通常用来比喻对事物的了解不够全面或深入。 提醒人们在学习和认识事物时,要全面深入,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