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士练兵的解释
指的是将领在训练士兵时,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和考验,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出处
1.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其中极。”2.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后演变为材士练兵的典故。寓意
强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验来提升个体的能力和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列子
1.
教练员利用各种战术演练,材士练兵,确保队伍在比赛中能有出色的表现。2.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教练决定材士练兵,提高队员的战术素养。3.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教官通过材士练兵的方法,提高了学员的生存技能。4.
为了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领导决定通过材士练兵的方式进行团队建设。5.
在军事演习中,指挥官通过材士练兵,确保部队在实战中能够应对各种情况。材士练兵的翻译
德语
Soldaten mit Material trainieren
日语
材士錬兵
法语
entraîner les soldats avec du matériel
英语
train soldiers with material
材士练兵的字意分解
cái
1:(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同本义。
3:泛指原料、材料。
4:才能,能力。
5:财物。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liàn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
2:同本义。
3:练习;操演。
4:熔炼。
5:选择。
6:染。
7:选择。
8:洁白的熟绢。
9: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10:水名 。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11:链子。
12:白,素色。
13: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14:姓。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材士练兵,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ài shì liàn bīng)。abcd式组合,材士练兵意思是:指的是将领在训练士兵时,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和考验,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强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验来提升个体的能力和团队的整体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