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之人的解释
指不参与某事或某团体的人,旁观者或局外人。
出处
1.
宋·刘克庄《象弈》:“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2.
出自《论语·颜渊》:'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后人引申为不参与某事的人。寓意
强调不参与其中的人的客观性和局限性,提醒人们在评论或参与事务时要考虑自己的立场。
列子
1.
作为局外之人,他对我们团队的内部事务并不了解。2.
她只是个局外之人,不应该对我们的家庭问题指手画脚。3.
作为局外之人,我无法完全理解他们的复杂关系。4.
局外之人往往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5.
虽然我是局外之人,但我还是希望能帮上忙。6.
只剩下几个~。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局外之人的翻译
德语
Außenstehender
日语
局外者
法语
personne extérieure
英语
outsider
局外之人的字意分解
jú
1:(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2:同本义。
3:距离近。
4:弯曲。
5:催逼;逼迫。
6:部分。
7:邻居。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局外之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ú wài zhī rén)。abcd式组合,局外之人意思是:指不参与某事或某团体的人,旁观者或局外人。 强调不参与其中的人的客观性和局限性,提醒人们在评论或参与事务时要考虑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