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走胡,南走越的解释
形容四处逃亡,无处藏身。北走胡,指向北方逃亡到胡地;南走越,指向南方逃亡到越地。
出处
1.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原句为“北走胡,南走越,不如归晋。”寓意
反映了人在困境中无处可逃的无奈和绝望,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绝境。
列子
1.
小说中的主角因为得罪了黑帮,只能北走胡,南走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2.
在动画片中,主人公为了躲避追捕,不得不北走胡,南走越,寻找新的藏身之处。3.
电影里的反派角色在被通缉后,只能北走胡,南走越,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4.
故事中的流浪汉因为生活所迫,只能北走胡,南走越,寻找生计。5.
在游戏中,玩家角色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北走胡,南走越,穿越不同的地域。北走胡,南走越的翻译
德语
nach Norden zu den Hu fliehen, nach Süden zu den Yue fliehen
日语
北へ胡に逃げる、南へ越に逃げる
法语
fuir vers le nord chez les Hu, fuir vers le sud chez les Yue
英语
flee north to the Hu, flee south to the Yue
北走胡,南走越的字意分解
běi
1:方位名。与“南”相对。
2:败逃的军队。
3:败北。
4:败逃。
5:姓。
zǒu
1:(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同本义。
3:逃跑。
4:往。奔向某地。
5:泄漏。
6:丧失,失去。
7:泛指兽类。
8:车轮。
9: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hú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nán
1:(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方位名。和“北”相对。
3:南方;南面。
4:官爵名
5: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6:向南走;向南移动。
7:又。
8:向南。
9:姓。
nā
1:佛教用语

北走胡,南走越,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ěi zǒu hú, nán zǒu yuè)。abcd式组合,北走胡,南走越意思是:形容四处逃亡,无处藏身。北走胡,指向北方逃亡到胡地;南走越,指向南方逃亡到越地。 反映了人在困境中无处可逃的无奈和绝望,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