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不羁的解释
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自由散漫。
出处
1.
《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2.
无明确出处,常用于描述不受约束的生活态度。寓意
强调个性自由,追求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
列子
1.
他放纵不羁的性格让他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2.
在假期里,她放纵不羁地游历了许多城市。3.
他的放纵不羁让朋友们既羡慕又担忧。4.
年轻人喜欢放纵不羁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由自在。5.
放纵不羁的他总能在音乐会上给观众带来惊喜。6.
有一少年子,~……乃不娶妻,不事生产作业,每以轻财仗义为志。 ★明·陶宗仪《辍耕录·飞云渡》放纵不羁的翻译
德语
unbeschwert und ungebändigt
日语
放埒不羈
法语
libre et débridé
英语
unrestrained and unbridled
放纵不羁的字意分解
fàng
1:(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同本义。
3:又。
4:舍弃;废置。
5:解除约束;释放。
6:免去;免除。
7:放纵,恣纵。
8:发放。
9:搁置;放下。
10: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11:从。
12:并船。
13: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14:发射;放射;发出。
15: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16: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17: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18:阻碍。
19:
20:模拟。
21: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22:相似。
23:正当。
zòng
1:(形声。从糸(mì),从声。本义:松缓)。
2:同本义。
3: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4:广泛。
5:发;放。
6:释放;放走。
7: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8: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9:(纵,定纵。)又。
10:纵然,即使。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ī
1:(会意。从网(罒),从革(皮革),从马。合起来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本义:马笼头)。
2:同本义。
3:古代女孩留在头顶像马络头一般的头发。
4:套上笼头。
5:系,捆绑;束缚,拘束。
6:寄居;旅寓。
7:停留。

放纵不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g zòng bù jī)。abac式组合,放纵不羁意思是: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自由散漫。 强调个性自由,追求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