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告宾服的解释
哀告,指哀求、恳求;宾服,指使对方心悦诚服。合起来形容通过哀求使对方心悦诚服。
出处
1.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2.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告而宾服之',意思是通过哀求使对方心悦诚服。寓意
强调通过柔和的方式达到目的,体现出智慧与策略。
列子
1.
他哀告宾服,终于让对方同意了他的请求。2.
小女孩哀告宾服,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玩具。3.
经过一番哀告宾服,邻居终于同意了修缮围墙的建议。4.
在谈判中,他通过哀告宾服的方式,最终达成了协议。5.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哀告宾服,答应改正自己的错误。6.
他已经~了,我们接受他的投降吧。哀告宾服的翻译
德语
bitten und sich unterwerfen
日语
哀願して服従する
法语
supplier et se soumettre
英语
plead and submit
哀告宾服的字意分解
āi
1:(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同本义。
3: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4:同情,怜悯。
5:慰问;哀悼。
6:哀求。
7:爱护。
8:哀叹。
9:姓。
g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2:同本义。
3:把话说给别人听,告诉。
4:揭发,告状,控告。
5:请求。
6:谕告,宣告
7:告别,辞行。
8:光亮,洁白。
9:姓。
bīn
1:(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2:同本义。
3:古州名 。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4: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5:服从,归服。
6:排斥;弃绝。
7:姓。
fú
1:(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服从,顺服。
3:佩服;信服;使信服。
4:使用。
5:从事;致力。
6:饮用或吞服药物。
7:担任;承当。
8: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9:穿着。
10:佩带。
11:铭记,怀念。
12:任用。
13:实行;施行。
14: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15:得。
16:使习惯于。
17:又如:不服水土。
18:负荷;驾驶。
19: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
20:遮盖,掩蔽。
21:衣服,服装。
22:事情。
23:服丧。
24: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
25:盛箭之器。
26:鸟名,又名山鴞,古以为不祥之鸟。
27:又。
28:姓。
fù
1:车厢。
2:负载;负荷。

哀告宾服,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āi gào bīn fú)。abcd式组合,哀告宾服意思是:哀告,指哀求、恳求;宾服,指使对方心悦诚服。合起来形容通过哀求使对方心悦诚服。 强调通过柔和的方式达到目的,体现出智慧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