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就里的解释
形容对事情的内情或真相不了解。
出处
1.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四:“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不知其里”。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或参与事情之前,应当先了解清楚内情。
列子
1.
他不知就里地参与了这个活动,结果发现自己被蒙骗了。2.
她不知就里地买了一件假货,回家后才发现不对劲。3.
他们不知就里地相信了那个骗子的花言巧语。4.
我不知就里地答应了这个请求,后来才知道其中的复杂。5.
小明不知就里地参加了比赛,结果发现规则完全不同。6.
生~,趋近软语,代为卸妆。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不知就里的翻译
德语
die Hintergründe nicht kennen
日语
事情の内情を知らない
法语
ignorer la vérité
英语
be ignorant of the inside story
不知就里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jiù
1:(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同本义。
3:靠近;走近;趋向。
4:归于。
5:完成;成功。
6:迁就;将就。
7:登上;开始,启。
8:从。
lǐ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不知就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hī jiù lǐ)。abcd式组合,不知就里意思是:形容对事情的内情或真相不了解。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或参与事情之前,应当先了解清楚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