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 mín wèi bāng běn

abac式
拼音mín wèi bāng běn
注音ㄇㄧㄣˊㄨㄟˊㄅㄤㄅㄣˇ
繁体民爲邦本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君贵民轻
  • 统治至上
  • 权威主义
民为邦本的解释
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强调人民的重要性和国家治理的基础。
出处

1.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寓意
强调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倡导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列子

1.

公司管理者深知民为邦本,注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2.

在社区活动中,民为邦本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3.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认识到民为邦本,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4.

学校管理者秉持民为邦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核心价值观之一。

6.

作为领导者应该明白~的道理。

民为邦本的翻译
德语
Das Volk ist die Grundlage des Staates
日语
民は国の基である
法语
Le peuple est la base de l'État
英语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民为邦本的字意分解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bāng
1:(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同本义。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4:泛指国家。
5:国都,大城镇。
6:泛指地方。
7:封,分封。
8:姓。
běn
1:(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同本义。
3:本宗族。
4: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5:母金,本钱。
6:根源,本源。
7:古代指农业生产。
8:底本。
9:原来的;本来的。
10:推究,推原。
11: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12:这,那。
13:用于植物。株;棵。
14:原先,本来。

民为邦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 wèi bāng běn)。abac式组合,民为邦本意思是: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强调人民的重要性和国家治理的基础。 强调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倡导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