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彘 zēng zǐ shā zhì

abac式
拼音zēng zǐ shā zhì
注音ㄘㄥˊㄗˋㄓˋ
繁体曾子殺彘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曾子杀彘的解释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形容曾子为了教育儿子而杀猪的故事,强调言行一致和诚信的重要性。
出处

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论语·季氏》:'曾子曰:“吾与汝言之,汝谨守之,吾将杀彘。”'
寓意
强调诚信和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教育人们要重视承诺。
列子

1.

为了教育孩子守信用,妈妈引用了曾子杀彘的故事。

2.

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了曾子杀彘的故事,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3.

爷爷用曾子杀彘的典故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行一致。

4.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常常提及曾子杀彘的故事,提醒我们要诚实守信。

5.

曾子杀彘的故事让小明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从此他更加注重自己的承诺。

曾子杀彘的翻译
德语
Zengzi tötet ein Schwein
日语
曾子が豚を殺す
法语
Zengzi tue un cochon
英语
Zengzi kills a pig
曾子杀彘的字意分解
céng
1:(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3:竟,竟然;尚。
4:重叠。
zēng
1: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2:谦词。犹“末”。
3:高举的样子。
4:“增”的本字。增加。
5:乃,竟。
6: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7: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zhì
1:(象形。小篆字形。矢声,其余象猪头、脚。本义:彘本指大猪,后泛指一般的猪)。
2:同本义。
3:又。
4:又。
5:地名,故址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6:姓。

曾子杀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ēng zǐ shā zhì)。abac式组合,曾子杀彘意思是: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形容曾子为了教育儿子而杀猪的故事,强调言行一致和诚信的重要性。 强调诚信和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教育人们要重视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