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形怪状 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abcd式
拼音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注音ㄍㄨㄟˇㄒㄧㄥˊㄍㄨㄞˋㄓㄨㄤˋ
繁体詭形恠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诡形怪状的解释
形容形状奇特怪异,令人感到惊奇或不解。
出处

1.

宋·胡仔《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只见那船上人个个都是些诡形怪状之辈。'
寓意
提醒人们要接受和欣赏事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列子

1.

这个雕塑的设计真是诡形怪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

公园里的植物被修剪成诡形怪状的造型,吸引了很多游客。

3.

小朋友们看到这些诡形怪状的玩具,立刻被吸引住了。

4.

这幅画作以诡形怪状的线条和色彩闻名,深受艺术爱好者喜爱。

5.

他房间里的装饰品都是些诡形怪状的东西,充满了个人风格。

诡形怪状的翻译
德语
bizarr und grotesk
日语
奇妙でグロテスク
法语
bizarre et grotesque
英语
bizarre and grotesque
诡形怪状的字意分解
guǐ
1:(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同本义。
3:违反,自相矛盾。
4:隐蔽;隐藏。
5:怪异,奇异。
6:欺诈;假冒。
xíng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7:画图形。
8: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9:比较,对照。
10:描绘。
11: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guài
1:(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妖精,鬼物。
3:责怪。
4:惊异;觉得奇怪。
zhuàng
1:(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2: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3:情形;状况。
4:行状,记述死者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传记类。
5:诉状。
6:书信。
7:容貌,面貌。
8:礼貌 。常与“无”连用,“无状”即没有礼貌之意。
9:陈述。
10:描绘。
11:描摹。

诡形怪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ǐ xíng guài zhuàng)。abcd式组合,诡形怪状意思是:形容形状奇特怪异,令人感到惊奇或不解。 提醒人们要接受和欣赏事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