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容情的解释
法律不容许有任何感情因素的干扰,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出处
出自《汉书·刑法志》,原文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意在强调法律的公正无私。
寓意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个人感情而改变法律的执行,体现法律的公正性。
列子
1.
即使是亲属犯法,法官也必须法不容情地处理案件。2.
在处理违规行为时,公司领导必须法不容情,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3.
为了维护学校纪律,老师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必须法不容情。4.
在游戏中,裁判员必须法不容情地判罚犯规行为。5.
在社区活动中,管理者必须法不容情地处理破坏公物的行为。6.
谁都明白~。法不容情的翻译
德语
das Gesetz kennt kein Erbarmen
日语
法は情けを知らず
法语
la loi est sans pitié
英语
the law is merciless
法不容情的字意分解
fǎ
1:(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义。
3:又。
4:法令;规章;制度。
5:标准;模式。
6:方法;办法。
7: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8:尊称佛家的事物。
9: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10:法国的简称。
11:合法。
12:效法。
13:守法。
14:依法处治。
15: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qíng
1:(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同本义。
3:本性。
4:爱情。
5:实情,情况。
6:私情;人情;情分。
7:情趣,兴趣。
8:道理;情理。
9:形态;情态;姿态。
10:真诚,真实。

法不容情,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ǎ bù róng qíng)。abcd式组合,法不容情意思是:法律不容许有任何感情因素的干扰,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个人感情而改变法律的执行,体现法律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