怏怏不服的解释
形容不服气、不满意、不甘心的神态或情绪。
出处
1.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2.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乃为大惊,怏怏不服。'寓意
表达一种不服输、不甘心的负面情绪,提醒人们要正确面对失败和批评。
列子
1.
比赛输了,小明怏怏不服地离开了赛场。2.
听到批评意见,他怏怏不服地低下了头。3.
虽然被劝阻,但他还是怏怏不服地继续尝试。4.
面对失败,他怏怏不服地表示下次一定会成功。5.
被老师批评后,小红怏怏不服地回到座位上。6.
邠府宿将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功名素出怀光右,皆~。 ★《资治通鉴·唐纪·代宗大历十四年》怏怏不服的翻译
德语
widerwillig und nicht überzeugt
日语
不服不満
法语
réticent et non convaincu
英语
reluctant and unconvinced
怏怏不服的字意分解
yàng
1:(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duì)也”。本义: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2:同本义。
3:郁郁不乐。
4:勉强;强求。
yàng
1:(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duì)也”。本义: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2:同本义。
3:郁郁不乐。
4:勉强;强求。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fú
1:(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服从,顺服。
3:佩服;信服;使信服。
4:使用。
5:从事;致力。
6:饮用或吞服药物。
7:担任;承当。
8: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9:穿着。
10:佩带。
11:铭记,怀念。
12:任用。
13:实行;施行。
14: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15:得。
16:使习惯于。
17:又如:不服水土。
18:负荷;驾驶。
19: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
20:遮盖,掩蔽。
21:衣服,服装。
22:事情。
23:服丧。
24: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
25:盛箭之器。
26:鸟名,又名山鴞,古以为不祥之鸟。
27:又。
28:姓。
fù
1:车厢。
2:负载;负荷。

怏怏不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àng yàng bù fú)。abab式组合,怏怏不服意思是:形容不服气、不满意、不甘心的神态或情绪。 表达一种不服输、不甘心的负面情绪,提醒人们要正确面对失败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