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粟布被 tuō sù bù bèi

abcd式
拼音tuō sù bù bèi
注音ㄊㄨㄛㄙㄨˋㄅㄨˋㄅㄟˋ
繁体脱粟布被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脱粟布被的解释
形容脱去粗糙的外衣,露出华丽的内里,比喻经过一番努力后显露出内在的美好或价值。
出处

1.

《晏子春秋·内篇》:“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何用故人富贵为,脱粟布被,我自有之。”

2.

出自《诗经·大雅·公刘》中的“笃公刘,匪居匪康”,后人引申为脱去粗糙之物,显露华美之意的成语。
寓意
强调经过努力或改变后,内在的美好和价值得以显现,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提升。
列子

1.

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她脱粟布被,惊艳了所有人。

2.

他用自己的才华脱粟布被,成为了公司里的顶梁柱。

3.

这幅画经过修复后,脱粟布被,展现出其真正的艺术价值。

4.

经过一番努力,他的团队终于脱粟布被,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5.

这本书的封面看似普通,但内容却脱粟布被,令人耳目一新。

脱粟布被的翻译
德语
sein wahres Gesicht zeigen
日语
本性をあらわす
法语
révéler sa véritable nature
英语
reveal one's true colors
脱粟布被的字意分解
tuō
1:(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同本义。
3:离;脱离。
4:脱落;掉落。
5:脱下,取下。
6:逃。
7:失去;散落,缺漏。
8:照着描画;临摹。
9:过去。
10:冒出,说出。
11: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12:又指中风脱证。
13: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14: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15: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16:洒脱;放任。
17:疏忽,轻漫。
1:(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2: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 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3:谷粒 。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4:粮食的统称。
1:(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3: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4:古代钱币。
5:铺开。
6:引申为散开,分布。
7:布列。
8:布施;施行。
9:公布,颁布。
10:传布。
11:陈述。
bèi
1:(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同本义。
3:表面。
4:被覆;遮盖。
5:蒙受,遭受。
6:及;到达。
7:加;施加。
8:表示被动:叫;让。
1:(后作“披”)。
2:搭衣于肩背。
3:穿着。
4:打开。

脱粟布被,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tuō sù bù bèi)。abcd式组合,脱粟布被意思是:形容脱去粗糙的外衣,露出华丽的内里,比喻经过一番努力后显露出内在的美好或价值。 强调经过努力或改变后,内在的美好和价值得以显现,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