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圣不二的解释
佛教用语,意为凡夫与圣人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众生的一种状态,强调众生平等的理念。
出处
1.
《宝藏论·本际虚玄品》:“凡圣不二,一切圆满。”2.
出自《维摩诘经》,其中提到凡夫与圣人不二的思想。寓意
强调众生平等,消除对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歧视,促进和谐共处。
列子
1.
在佛教的教义中,凡圣不二是强调众生平等的理念。2.
他理解凡圣不二的道理后,对待他人更加宽容和尊重。3.
通过学习佛教经典,她明白了凡圣不二的真谛。4.
凡圣不二的思想帮助他消除了对别人的偏见。5.
在修行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凡圣不二的境界。凡圣不二的翻译
德语
kein Unterschied zwischen gewöhnlichen Wesen und Heiligen
日语
凡聖不二
法语
pas de distinction entre les êtres ordinaires et les saints
英语
no distinction between ordinary beings and saints
凡圣不二的字意分解
fán
1:(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2:凡是,一切。
3:总共。
4:平常;普通。
5:平庸。
6:纲要,概括之辞。
7:人世间,尘世。
8: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
shèng
1:(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同本义。
3:聪明;才智胜人。
4: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5: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6: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凡圣不二,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án shèng bù èr)。abac式组合,凡圣不二意思是:佛教用语,意为凡夫与圣人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众生的一种状态,强调众生平等的理念。 强调众生平等,消除对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歧视,促进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