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贼骨 wán pí zéi gǔ

abac式
拼音wán pí zéi gǔ
注音ㄨㄢˊㄆㄧˊㄗㄟˊㄍㄨˇ
繁体頑皮賊骨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调皮捣蛋
  • 淘气鬼
  • 顽劣不堪
反义词
顽皮贼骨的解释
形容人天性顽皮,喜欢恶作剧,骨子里有小偷的习性。
出处

1.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2.

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原句为“顽皮贼骨,怎改得来?”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孩子的教育,防止其养成不良习惯。
列子

1.

小明从小就顽皮贼骨,总是喜欢搞一些恶作剧。

2.

班里那个顽皮贼骨的孩子又把同学的书包藏起来了。

3.

虽然他现在已经长大了,但小时候的顽皮贼骨依然不改。

4.

这个顽皮贼骨的小孩总是能想出各种新奇的恶作剧。

5.

他那顽皮贼骨的性格让家里人又爱又恨。

6.

咱和你又无甚别仇隙,怎这般狠布摆,领着火~浑无赖,也不问个朱楼画壁谁家界,霎时间早雕栏玉砌都安在。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

顽皮贼骨的翻译
德语
von Natur aus frech
日语
生まれつきいたずら好き
法语
naturellement espiègle
英语
naughty by nature
顽皮贼骨的字意分解
wán
1:(形声。从页(xié),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
2:同本义。
3:凶恶的人。
4:引申为浑圆。
5:顽固,不驯服。
6:头脑迟钝; 愚蠢。
7:坚硬。
8:坚强。
9:同“玩”。游戏。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zéi
1:(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2:同本义。
3:特指杀害。
4:先秦两汉时期,贼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
5:刺客,杀人的人。
6:偷窃或抢劫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多指偷窃者,很少指抢劫者;用贼,多指抢劫财物者,后来才指偷窃者)。
7:骂人的字眼。
8:祸害。
9:敌人;仇敌。
10:邪恶,不正派。
11:残暴;狠毒。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顽皮贼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 pí zéi gǔ)。abac式组合,顽皮贼骨意思是:形容人天性顽皮,喜欢恶作剧,骨子里有小偷的习性。 提醒人们要注意孩子的教育,防止其养成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