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若稽古的解释
粤若稽古是指追溯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强调对地方历史的考证和研究。
出处
1.
《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孔安国传:“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2.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原句为“粤若稽古”,意在强调历史考证的重要性。寓意
强调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研究,鼓励人们通过历史考证来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
列子
1.
为了撰写地方志,他粤若稽古,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2.
在研究广东文化时,学者们粤若稽古,力求还原历史真相。3.
为了更好地理解广府文化,游客们粤若稽古,参观了许多历史遗址。4.
在编写历史教材时,教师们粤若稽古,确保内容的准确性。5.
为了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志愿者们粤若稽古,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民间故事。6.
~,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唐·杨炯《酅国公墓志铭》)粤若稽古的翻译
德语
die Geschichte von Guangdong nachverfolgen
日语
広東の歴史をたどる
法语
retracer l'histoire du Guangdong
英语
trace the history of Guangdong
粤若稽古的字意分解
yuè
1:助词。古与“聿”、“越”、“曰”通用,用于句首或句中。
2:旧地名 。百粤之地,即今广东和广西等地。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jī
1:(形声。从禾(jī),象树木曲头止住不上长的样子,从尤,旨声。本义:停留;阻滞)。
2:同本义。引申为囤积。
3:延迟。
4:考核;核查。
5:计算。
6:治理。
7:至;到。
8:卜问。
9:指摘;非难。
qǐ
1:叩头至地。
gǔ
1:(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同本义。
3: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4:古人。
5:天。
6: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7: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8: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9:旧,原来。

粤若稽古,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uè ruò jī gǔ)。abcd式组合,粤若稽古意思是:粤若稽古是指追溯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强调对地方历史的考证和研究。 强调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研究,鼓励人们通过历史考证来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