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为己有的解释
指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据为己有,形容贪婪自私的行为。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攘其同而己独居之',原意为排斥同类而独占。寓意
提醒人们要抵制贪婪,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保持诚信和公正。
列子
1.
他总是攘为己有同事的功劳,引起了大家的不满。2.
小明攘为己有班级的奖金,导致同学们对他非常失望。3.
她攘为己有朋友的创意,并声称是自己的发明。4.
公司里的有些人习惯攘为己有集体的资源,损害了团队的利益。5.
他攘为己有邻居的花园用品,结果被发现了,引起了邻里纠纷。6.
他经常把别人的功劳~。攘为己有的翻译
德语
für sich beanspruchen
日语
横領する
法语
s'approprier
英语
appropriate for oneself
攘为己有的字意分解
rǎng
1:(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2:同本义。
3:排斥,努力消去。
4:止。
5:侵略。
6:偷,盗窃。
7:破坏安宁;骚动。
8:捋起。
9:夺。
10:容忍。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j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天干的第六位。
3:借作“给”。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攘为己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ǎng wèi jǐ yǒu)。abcd式组合,攘为己有意思是:指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据为己有,形容贪婪自私的行为。 提醒人们要抵制贪婪,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保持诚信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