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草 qiáng tóu cǎo

abcd式
拼音qiáng tóu cǎo
注音ㄑㄧㄤˊㄊㄡˊㄘㄠˇ
繁体墻頭苃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墙头草的解释
比喻见风使舵、没有主见、随风倒的人或事物。
出处
出自《南史·齐本纪下》:'墙头之草,随风而靡。'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要随波逐流。
列子

1.

小明总是墙头草,班里哪个同学受欢迎就跟哪个玩。

2.

这个团队的领导缺乏原则,遇到问题总是墙头草。

3.

她在朋友圈里总是墙头草,流行什么就追什么。

4.

公司里的墙头草员工,总是根据老板的喜好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5.

在选择兴趣班时,小红像墙头草一样,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

6.

她是~——风吹两边倒的人物。

墙头草的翻译
德语
Windhund
日语
風見鶏
法语
opportuniste
英语
a fence-sitter
墙头草的字意分解
qiáng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cǎo
1:(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草本植物的总称。
3: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4:未开垦过的荒地。
5:文书的底稿;初稿。
6:粗糙;粗劣。
7:创造;创立。
8:草拟;起稿。

墙头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g tóu cǎo)。abcd式组合,墙头草意思是:比喻见风使舵、没有主见、随风倒的人或事物。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要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