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失鬼 mào shī guǐ

abac式
拼音mào shī guǐ
注音ㄇㄠˋㄕㄍㄨㄟˇ
繁体冐失鬼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鲁莽行事
  • 莽撞
  • 不计后果
反义词
冒失鬼的解释
形容做事鲁莽、不小心的人,常指那些容易犯错或造成麻烦的人。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就算我是个冒失鬼,闹了个烟雾尘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们想想,难道炕上那个黄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丢下不成?”

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其中有提到“冒失鬼”一词,用来形容鲁莽之人。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避免因鲁莽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小明因为没有看清路标,结果迷路了,真是个冒失鬼。

2.

她在实验室里不小心打翻了试管,大家都说她是个冒失鬼。

3.

他总是忘记关灯,电费飙升,大家都说他是个冒失鬼。

4.

在聚会上,他不小心把红酒洒到了朋友的衣服上,真是个冒失鬼。

5.

她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撞到了货架,大家都说她是个冒失鬼。

6.

他是一个典型的~。

冒失鬼的翻译
德语
Tollpatsch
日语
おっちょこちょい
法语
maladroit
英语
blunderer
冒失鬼的字意分解
mào
1:(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帽”的古字。帽子。
3: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4: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5:天子所执之玉。
6:戴帽。
7: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8:盖蒙。
9:不顾;顶着。
10:假冒。
11:侵犯;违犯。
12:嫉妬。
13:勉励。
14:冒失;冒昧。
shī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7:迷失。
8:消失;消灭。
9:淫泆,放荡,放纵。
10:过错,错误。
g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同本义。
3:万物的精怪。
4: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5: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6:隐密不测。
7:慧黠,机警。
8:姓。

冒失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ào shī guǐ)。abac式组合,冒失鬼意思是:形容做事鲁莽、不小心的人,常指那些容易犯错或造成麻烦的人。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避免因鲁莽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