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公行 dào zéi gōng háng

abcd式
拼音dào zéi gōng háng
注音ㄉㄠˋㄗㄟˊㄍㄨㄥㄏㄤˊ
繁体盗賊公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盗贼公行的解释
比喻公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毫无顾忌。
出处

1.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2.

出自《水浒传》第五十三回:“这厮们自称是盗贼公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寓意
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反对公开的违法行为。
列子

1.

小区里有些人竟然盗贼公行,公然在白天偷窃邻居的物品。

2.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盗贼公行的情况屡见不鲜。

3.

电影里的反派人物盗贼公行,令人感到愤怒。

4.

一些不法分子在市场上盗贼公行,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

5.

网络上有些人盗贼公行,公然发布虚假信息,误导大众。

6.

潼关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于虎;朝廷养汝为阿谁,~如不睹。 ★明·方孝孺《潼关》

盗贼公行的翻译
德语
offen stehlen
日语
公然盗む
法语
voler ouvertement
英语
openly engage in thievery
盗贼公行的字意分解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zéi
1:(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2:同本义。
3:特指杀害。
4:先秦两汉时期,贼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
5:刺客,杀人的人。
6:偷窃或抢劫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多指偷窃者,很少指抢劫者;用贼,多指抢劫财物者,后来才指偷窃者)。
7:骂人的字眼。
8:祸害。
9:敌人;仇敌。
10:邪恶,不正派。
11:残暴;狠毒。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盗贼公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zéi gōng háng)。abcd式组合,盗贼公行意思是:比喻公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毫无顾忌。 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反对公开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