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曲作直 niù qū zuò zhí

abac式
拼音niù qū zuò zhí
注音ㄠˋㄑㄩˇㄗㄨㄛˋㄓˊ
繁体拗麯作直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拗曲作直的解释
形容把弯曲的东西弄直,引申为纠正错误或解决难题。
出处

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5卷:“方妈妈呆了半晌,开口不得,思想没收场,只得拗曲作直,说道:‘谁叫你私下通奸?我已告在官了。’”

2.

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后人用'拗曲作直'来形容纠正错误。
寓意
强调通过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来纠正错误,解决问题。
列子

1.

老师耐心地帮助学生拗曲作直,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观点。

2.

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拗曲作直,找到了解决方案。

3.

他用自己的行动拗曲作直,改变了不良习惯,重新开始了生活。

4.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拗曲作直,终于完成了这个艰难的项目。

5.

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拗曲作直,成功地修好了这台机器。

拗曲作直的翻译
德语
das Krumme gerade biegen
日语
曲がりをまっすぐにする
法语
redresser le tordu
英语
straighten out the crooked
拗曲作直的字意分解
ǎo
1:(形声。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2:同本义。
3:转折;弯转。
ào
1:违反;不服从。
2: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3:撬,扳。
niù
1:弯曲,不直。
2: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3:理屈;理亏。
4: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5: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6:使弯曲。
1:乐曲,歌曲。
2: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zhí
1:(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同本义。
3:又。
4:又。
5: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6: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7:直爽。
8:正。
9:正当,有理。
10:径直,一直。
11:又。
12:故意。
13:竟然。
14:只;仅仅。
15:简直。
16:&X({tè})。单单,单独。
17:伸直;挺直。
18:伸雪。
19:面对着,当。
20:遇,碰上。
21:当值,轮值,轮班。
22:担任。
23:价值相当于。
24:价值;代价。
25:又。
26:工钱。
27:即使。
28:当…时候。

拗曲作直,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iù qū zuò zhí)。abac式组合,拗曲作直意思是:形容把弯曲的东西弄直,引申为纠正错误或解决难题。 强调通过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来纠正错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