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不分的解释
形容在处理事务或安排事情时,不能分清主次轻重,缺乏优先级的概念。
出处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那知他主次不分,轻重不顾,昨儿见了宝玉,便不理我了。”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有清晰的优先级意识,避免因主次不分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列子
1.
小明在准备考试时,主次不分,先复习了次要的科目,导致主要科目没时间复习。2.
她在整理房间时,主次不分,先收拾了不常用的物品,最后没时间整理最常用的桌子。3.
他在写论文时,主次不分,先写了不重要的部分,导致重点内容没有充分展开。4.
公司在制定计划时,主次不分,先讨论了不紧急的项目,导致紧急项目被延误。5.
他在做菜时,主次不分,先炒了配菜,最后主菜没时间处理,影响了整体的口感。6.
这篇文章观点~。主次不分的翻译
德语
Haupt- und Nebensachen nicht unterscheiden können
日语
主次を区別できない
法语
ne pas distinguer l'essentiel de l'accessoire
英语
un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主次不分的字意分解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cì
1:(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同本义。
3: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4:第二,居其次。
5:顺序,等第。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fēn
1:(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3:辨别,区分。
4:分给,分配。
5:离开;离别。
6:分散。
7:把…隔开成两半。
8:排解,调和矛盾。
9:分担,共同承担。
10: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11: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12: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14: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15:分头;分别。
16:乱,杂。
fèn
1: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2:分际,合适的界限。
3:职分;本分。
4:原则;原理。
5:资质。
6:情分。
7:甘愿;满意。
8:意料;料想。

主次不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ǔ cì bù fēn)。abac式组合,主次不分意思是:形容在处理事务或安排事情时,不能分清主次轻重,缺乏优先级的概念。 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有清晰的优先级意识,避免因主次不分而导致的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