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谷之变 àn gǔ zhī biàn

abcd式
拼音àn gǔ zhī biàn
注音ㄢˋㄍㄨˇㄓㄅㄧㄢˋ
繁体岸穀之變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岸谷之变的解释
指的是历史上发生在岸谷地区的一次重要变故或动乱,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剧变或突发事件。
出处

1.

《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言易位也。”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2.

出自《资治通鉴》,记载了唐朝时期发生在岸谷地区的军事变故。
寓意
提醒人们历史事件对社会和个人的深远影响,警示变故的不可预测性。
列子

1.

听到岸谷之变的消息,全城的人都感到震惊。

2.

历史课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岸谷之变的经过。

3.

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类似岸谷之变的动荡岁月。

4.

岸谷之变成为研究唐朝历史的重要事件之一。

5.

岸谷之变后,当地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6.

属当岸谷之变,门户衰微,无能光其大业。 ★清顾炎武《贞烈堂记》

岸谷之变的翻译
德语
An Gu Vorfall
日语
岸谷の変
法语
Incident d'An Gu
英语
An Gu Incident
岸谷之变的字意分解
àn
1:(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2:同本义。
3: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4:比喻高位。
5:台阶。
6:高傲。
7:高。
8: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同本义。
3:两山之间的水流。
4:泛指水流。
5:困穷 。引申为困境。
6: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7: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
1:——“吐谷浑”(Tǔyùhú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biàn
1:(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变通。
4:发动事变。
5: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6: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岸谷之变,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àn gǔ zhī biàn)。abcd式组合,岸谷之变意思是:指的是历史上发生在岸谷地区的一次重要变故或动乱,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剧变或突发事件。 提醒人们历史事件对社会和个人的深远影响,警示变故的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