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之甲的解释
晋阳之甲指的是晋阳的铠甲,常用来比喻坚固而有力的防御装备或力量。
出处
1.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晋阳之甲,天下无双。'寓意
象征坚固的防御力量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列子
1.
他的防守像晋阳之甲,牢不可破。2.
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就像晋阳之甲,非常坚固。3.
在比赛中,他的表现宛如晋阳之甲,令人印象深刻。4.
面对困难,他总能像晋阳之甲一样坚强。5.
团队的合作就像晋阳之甲,攻无不克。6.
殷荆州兴~,往与觊别,涕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规畿》晋阳之甲的翻译
德语
Rüstung von Jinyang
日语
晋陽の鎧
法语
armure de Jinyang
英语
armor of Jinyang
晋阳之甲的字意分解
jìn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进。
3: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4:低,俯。
5:周代诸侯国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6:朝代名。
7: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8: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9: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10:水名 。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yáng
1:(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2:同本义。
3:太阳。
4:物体的正面,前面。
5:男性生殖器。
6:精液。
7:外面。
8:晴天。
9:天。
10:人世。
11:额 。又指前面正面。
12:眸子。借指美目。
13: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14: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
15: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
16: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
17: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
18: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19:春秋燕邑名 。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
20:指春夏。
21: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
22:中午。
23:日出。
24:颜色明亮。
25:鲜明。
26:温暖。
27:干旱。
28:诈伪。
29:奇数。
30:外露;显露。
31:假装。
32:复苏;生长。
33:举起。
34:表面上。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iá
1:(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同本义。
3: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4:武器。
5:披甲的人,即甲士。
6: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7:居第一;冠于。
8:把甲衣穿在身上。
9:姓。

晋阳之甲,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 yáng zhī jiǎ)。abcd式组合,晋阳之甲意思是:晋阳之甲指的是晋阳的铠甲,常用来比喻坚固而有力的防御装备或力量。 象征坚固的防御力量和不可动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