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墨客 cí rén mò kè

abac式
拼音cí rén mò kè
注音ㄘˊㄖㄣˊㄇㄛˋㄎㄜˋ
繁体詞人墨客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俗人凡夫
  • 市井小民
  • 粗人莽汉
词人墨客的解释
指那些擅长写作诗词和文章的文人雅士。
出处

1.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

2.

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诗话》,原句为:“词人墨客,往往以一字一句为工。”
寓意
强调文学艺术的重要性,赞美文学创作的价值。
列子

1.

在古典文学研讨会上,词人墨客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2.

这本诗集汇集了许多词人墨客的佳作,值得细细品读。

3.

每逢佳节,词人墨客们总会吟诗作对,增添节日气氛。

4.

在茶馆里,几个词人墨客谈笑风生,讨论着最近的诗作。

5.

书法展上,词人墨客们的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词人墨客的翻译
德语
Literaten
日语
文人墨客
法语
gens de lettres
英语
literary figures
词人墨客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1:(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同本义。
3:指诗文或书画。
4: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5: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6:绳索。
7:黑色。
8:贪污,不廉洁。
9:不语。
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2:同本义。
3:以客礼相待。
4:来宾,宾客。
5:旅客;旅居他乡的人。
6: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7: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
8: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9:商贩,行商。
10:泛指某人。
11:鬼怪。
12:食客,门客。
13: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词人墨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í rén mò kè)。abac式组合,词人墨客意思是:指那些擅长写作诗词和文章的文人雅士。 强调文学艺术的重要性,赞美文学创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