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目睽睽 zhòng mù kuí kuí

abcd式
拼音zhòng mù kuí kuí
注音ㄓㄨㄥˋㄇㄨˋㄎㄨㄟˊㄎㄨㄟˊㄎㄨㄟˊㄎㄨㄟˊ
繁体衆目睽睽睽睽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众目睽睽的解释
形容许多人一起注视的场面,强调大家都在看着,众目昭彰。
出处

1.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令骑皆下马步战,项王麾下壮士骑皆壮士,徒步与汉军战,汉军皆披靡。项王乃出营南门,独与数十骑,汉军因击之,项王乃复入营,汉军围之数重,项王乃自刎,汉军乃得项王首。项王已死,汉军皆欢呼,群臣皆曰:'项王以一人敌万人,众目睽睽,壮哉!'
寓意
强调在众多人注视下的压力和勇气,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下的行为举止。
列子

1.

在学校的才艺展示会上,小明在众目睽睽之下自信地表演了魔术。

2.

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比赛的最后时刻,运动员在众目睽睽之下射进了制胜一球。

4.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了歉意。

5.

在众目睽睽之下,新娘和新郎交换了戒指,完成了婚礼仪式。

6.

~之下,拿他调到一边咬耳朵,人家心里会怎么想?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众目睽睽的翻译
德语
unter den Augen der Öffentlichkeit
日语
衆目睽睽
法语
sous le regard du public
英语
under the public gaze
众目睽睽的字意分解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kuí
1:(形声。从目,癸声。本义:两眼不看一地方) 斜视。
2:目不相视,即二目不能集中视线同视一物。
3:分离;背离。
4:违背,不合。
kuí
1:(形声。从目,癸声。本义:两眼不看一地方) 斜视。
2:目不相视,即二目不能集中视线同视一物。
3:分离;背离。
4:违背,不合。

众目睽睽,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òng mù kuí kuí)。abcd式组合,众目睽睽意思是:形容许多人一起注视的场面,强调大家都在看着,众目昭彰。 强调在众多人注视下的压力和勇气,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下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