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李下 zhèng guàn lǐ xià

abcd式
拼音zhèng guàn lǐ xià
注音ㄓㄥˋㄍㄨㄢˋㄌㄧˇㄒㄧㄚˋ
繁体正冠李下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正冠李下的解释
形容小心谨慎、避免嫌疑的行为,特指在李树下戴帽子,以免被人误以为是偷李子。
出处

1.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句为'清高者自清高,谗言何能伤?正冠李下,防微杜渐'。
寓意
强调在小事上保持警惕,防范于未然,维护个人名誉和清白。
列子

1.

为了避免误会,他在李树下总是正冠李下。

2.

她在处理公务时总是正冠李下,避免任何可能的误解。

3.

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正冠李下。

4.

他在公司里正冠李下,以免被同事误解。

5.

为了不让邻居误会,他在自家院子的李树下正冠李下。

6.

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梁书·王僧孺传》

正冠李下的翻译
德语
vorsichtig unter dem Pflaumenbaum sein
日语
李の木の下で帽子を正す
法语
être prudent sous l'arbre à prunes
英语
be cautious under the plum tree
正冠李下的字意分解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1:(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2: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3:(李:李花)。
4:(李:李子)。
5:(李:李园)。
6:狱官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正冠李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g guàn lǐ xià)。abcd式组合,正冠李下意思是:形容小心谨慎、避免嫌疑的行为,特指在李树下戴帽子,以免被人误以为是偷李子。 强调在小事上保持警惕,防范于未然,维护个人名誉和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