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武功的解释
文德武功指的是一个人的文治和武功,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文韬武略,德才兼备。
出处
1.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其中有对诸葛亮的评价:'文德武功,济济乎哉!'寓意
强调一个人在文治和武功方面的全面发展,鼓励德才兼备。
列子
1.
他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而且在体育竞赛中也屡获佳绩,真可谓文德武功。2.
这位历史人物以文德武功闻名于世,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3.
学校的优秀教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堪称文德武功。4.
公司的老板不仅管理有方,还亲自参与产品研发,体现了他的文德武功。5.
这位作家不仅作品畅销,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展示了他的文德武功。6.
陛下千年膺运,一国称尊,~,经天纬地。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二百四十一引《闻见录》文德武功的翻译
德语
zivile Tugenden und militärische Leistungen
日语
文徳武功
法语
vertus civiles et exploits militaires
英语
civil virtues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s
文德武功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dé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wǔ
1:(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2:指干戈军旅之事。
3:士,兵,卒。
4: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5:舞蹈
6:足迹。
7: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金属打击乐器。
9:继承。
10: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1:姓。
gōng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
7:土木营造之事。
8:工程和劳动人力。

文德武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dé wǔ gōng)。abcd式组合,文德武功意思是:文德武功指的是一个人的文治和武功,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文韬武略,德才兼备。 强调一个人在文治和武功方面的全面发展,鼓励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