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残去杀 shèng cán qù shā

abcd式
拼音shèng cán qù shā
注音ㄕㄥˋㄘㄢˊㄑㄩˋ
繁体勝殘去殺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胜残去杀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凶残成性,杀人不眨眼,通常用来描述恶人的残暴行为。
出处

1.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东汉·班固《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2.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原句为“胜残去杀,天下无道,士不可以不怀愤”
寓意
告诫人们要远离残暴,追求仁爱与正义。
列子

1.

那个罪犯胜残去杀,连小孩都不放过,真是令人发指。

2.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胜残去杀,令读者感到极度恐惧。

3.

电影里的恶棍胜残去杀,让观众对正义的渴望更加强烈。

4.

传说中的魔王胜残去杀,令整个村庄笼罩在恐惧之中。

5.

历史上一些暴君胜残去杀,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6.

~,上冯宗庙之威。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胜残去杀的翻译
德语
grausam und rücksichtslos
日语
残酷無情
法语
cruel et impitoyable
英语
cruel and ruthless
胜残去杀的字意分解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胜残去杀,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èng cán qù shā)。abcd式组合,胜残去杀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凶残成性,杀人不眨眼,通常用来描述恶人的残暴行为。 告诫人们要远离残暴,追求仁爱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