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为寒烟的解释
形容景色凄凉,烟雾弥漫,显得冷清和寂寞。
出处
1.
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2.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欲取鸣琴弹,奈何新月满,空谷传清响,涧松啸凄凉。欹枕闻孤雁,荡为寒烟。'寓意
表达一种冷清、寂寞的氛围,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
列子
1.
秋天的早晨,湖面荡为寒烟,显得格外寂寞。2.
在山间小路上,雾气弥漫,景色荡为寒烟。3.
傍晚时分,远处的村庄在薄雾中荡为寒烟。4.
冬季的清晨,公园里的一切都荡为寒烟。5.
站在高处俯瞰,城市的边缘在晨雾中荡为寒烟。荡为寒烟的翻译
德语
in kalten Nebel gehüllt
日语
寒煙に包まれる
法语
enveloppé dans une brume froide
英语
enveloped in cold mist
荡为寒烟的字意分解
dàng
1:(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同本义。
3:动;摇动;震动。
4: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清除。
6:毁坏;破坏。
7:冲撞;冲杀;触碰。
8:放纵,放荡。
9:平坦。
10:广阔。
11:姓。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yān
1:(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2:同本义。
3:烟状物;云气;雾气。
4:堵塞。
5:烟草。

荡为寒烟,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àng wéi hán yān)。abcd式组合,荡为寒烟意思是:形容景色凄凉,烟雾弥漫,显得冷清和寂寞。 表达一种冷清、寂寞的氛围,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