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之地的解释
指故乡或祖籍所在地,表达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出处
1.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2.
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引申为故乡的意思。寓意
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思念,提醒人们不忘根本。
列子
1.
每逢佳节,他都会想起自己的桑梓之地,心中充满了思念。2.
她每次回到桑梓之地,都会感受到浓浓的乡情。3.
他们在桑梓之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4.
即使在外打拼多年,他对桑梓之地的感情依然浓烈。5.
每年春节,他都会带着家人回到桑梓之地祭祖。6.
他是河南永城县人,开封是河南的省会,也就是~,首府所在。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二章桑梓之地的翻译
德语
Heimatort
日语
故郷
法语
terre natale
英语
native place
桑梓之地的字意分解
sāng
1:(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2: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3:桑叶。
4:采桑叶。
5:姓。
zǐ
1:(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2: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3:制作木器的人。
4:雕刻印书的木版。
5: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 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6:刻板,付印。
7:又。
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桑梓之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āng zǐ zhī dì)。abac式组合,桑梓之地意思是:指故乡或祖籍所在地,表达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思念,提醒人们不忘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