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解释
形容得到某事物或达到某目的非常不容易,需要经过艰辛努力。
出处
1.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
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人引申为来之不易。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通过努力获得的成果,强调事物的珍贵性。
列子
1.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来之不易。2.
这份工作是他通过多次面试才得到的,来之不易。3.
这本古书是他在旧书市场上淘来的,来之不易。4.
他们夫妻俩攒了十年的钱才买下这套房子,来之不易。5.
这个奖项是她多年努力和坚持的结果,来之不易。6.
我们活着的人都不要忘记,我们的红色江山~啊。 ★何长工《红旗插上井冈山》来之不易的翻译
德语
hart erkämpft
日语
得るのが容易ではない
法语
durement gagné
英语
hard-won
来之不易的字意分解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ì
1:(象形。本义:蜥易)。
2:换,交换。
3:改变,更改。
4:替代。
5:蔓延;传播。
6:治,整治。
7: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8:容易。与“难”相对。
9:简易,简省。
10:平坦。
11: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12: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13:《周易》的简称。
14:古代占卜官名。
15: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16: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17:边界。
18:州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9:易水的简称 。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20:姓。

来之不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ái zhī bù yì)。abac式组合,来之不易意思是:形容得到某事物或达到某目的非常不容易,需要经过艰辛努力。 提醒人们珍惜通过努力获得的成果,强调事物的珍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