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而不坚 cuì ér bù jiān

abac式
拼音cuì ér bù jiān
注音ㄘㄨㄟˋㄦˊㄅㄨˋㄐㄧㄢ
繁体脆而不堅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脆而不坚的解释
形容东西虽然脆,但并不坚固,容易破损。
出处

1.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竹子,脆而不坚,如何做得家具?'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易碎物品,强调脆弱性与坚固性的对比。
列子

1.

这个陶瓷杯子脆而不坚,小心别摔碎了。

2.

他做的纸模型脆而不坚,一碰就碎。

3.

这块玻璃脆而不坚,稍微一碰就裂开了。

4.

这件艺术品虽然漂亮,但脆而不坚,需小心保存。

5.

这个蛋糕脆而不坚,吃的时候要小心。

6.

他就是~的性格。

脆而不坚的翻译
德语
spröde aber nicht stark
日语
脆くて丈夫でない
法语
cassant mais pas solide
英语
brittle but not strong
脆而不坚的字意分解
cuì
1:(会意。从肉,绝省声。本义:易折断)。
2:同本义。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ān
1:(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2: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3: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
4: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
5:牢靠,稳定。
6:固执。
7:坚固的东西。

脆而不坚,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uì ér bù jiān)。abac式组合,脆而不坚意思是:形容东西虽然脆,但并不坚固,容易破损。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易碎物品,强调脆弱性与坚固性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