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有余补不足的解释
原意是指损减有余的以补充不足的,现多指损害有余的来补益不足的,常用来批评不合理的分配方式。
出处
1.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2.
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寓意
提醒人们在分配资源时要公平合理,避免损害有余来补不足的不公现象。
列子
1.
公司年终奖分配不均,损有余补不足,让员工们感到不满。2.
家庭聚会时,哥哥总是损有余补不足,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弟弟。3.
在分配家务时,妈妈总是损有余补不足,让每个孩子都有任务。4.
社区活动中,组织者损有余补不足,把多余的物资分给需要的人。5.
朋友之间借钱时,小王总是损有余补不足,帮助经济困难的朋友。6.
借这些世间余财,聊救贫人,正所谓~,天道当然。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神偷寄兴一枝梅》损有余补不足的翻译
德语
von den Reichen nehmen und den Armen geben
日语
富者から奪って貧者に与える
法语
prendre aux riches pour donner aux pauvres
英语
take from the rich to give to the poor
损有余补不足的字意分解
sǔn
1:(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同本义,与“益”相对。
3:损失;丧失。
4:伤害或损害。
5:病情减轻。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yú
1:(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饱足。足食得饱。
3:剩下;剩余。
4:剩下的,多余的。
5:残留的;遗留的。
6:次要的。
7:不尽,无穷。
8:其余,其他,以外。
9: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10:闲暇。
11: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12:又。
13:又。
14:农历四月的别称。
15:“余”的简化字 “余”。
16:姓。
bǔ
1:(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同本义。
3: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4:补充。
5:弥补。
6:济助。
7:补养;滋补。
8: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损有余补不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ǔn yǒu yú bǔ bù zú)。abac式组合,损有余补不足意思是:原意是指损减有余的以补充不足的,现多指损害有余的来补益不足的,常用来批评不合理的分配方式。 提醒人们在分配资源时要公平合理,避免损害有余来补不足的不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