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衣求食 mì yī qiú shí

abcd式
拼音mì yī qiú shí
注音ㄇㄧˋㄧㄑㄧㄡˊㄙˋ
繁体覓衣裘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觅衣求食的解释
形容生活极度困顿,不得不为衣食而奔波。
出处

1.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却专一唬吓人财物,倚名托姓,觅衣求食,狐假虎威,鼠仗猫势。”

2.

出自《庄子·让王》。原文是:“且吾闻之,古者禹遭水,汤遭旱,国几亡,亲自负薪,妻子觅衣求食。”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与安定的生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列子

1.

经历了天灾后,村民们不得不四处觅衣求食。

2.

失去工作后,他只能在街头觅衣求食,生活十分艰难。

3.

战争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全家人都在觅衣求食。

4.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许多人不得不靠觅衣求食度日。

5.

失去家园后,他们只能在废墟中觅衣求食,艰难求生。

6.

看你既不是官员赴任,以不是买卖经商,更不是~,究竟有什么要紧的勾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觅衣求食的翻译
德语
nach Kleidung und Nahrung suchen
日语
衣服と食料を求める
法语
chercher des vêtements et de la nourriture
英语
search for clothes and food
觅衣求食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爪,从见。表示用手和眼去寻找。本义:寻找,到处寻找)。
2:同本义。
3:偷窃。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shí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7:亏损
8:特指日蚀或月蚀。
9:吃。
10: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11:享受;受。
12:垦耕。
13:背弃。
14:接受,采纳。
15:祭献,享祀。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觅衣求食,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ì yī qiú shí)。abcd式组合,觅衣求食意思是:形容生活极度困顿,不得不为衣食而奔波。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与安定的生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