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安内 rǎng wài ān nèi

abac式
拼音rǎng wài ān nèi
注音ㄖㄤˇㄨㄞˋㄢㄋㄚˋ
繁体攘外安内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内外兼修
  • 内固外宁
  • 内安外御
反义词
攘外安内的解释
指在外部排除侵略,内部安定团结。原指排除外来干扰,稳定内部环境。现多用于个人或家庭层面,强调处理外部事务以保障内部安宁。
出处

1.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2.

《左传·僖公三十年》:'内其国而外其敌,国必安矣。'后演变为'攘外安内'。
寓意
强调在处理外部事务的同时,不忘维护内部的安定与和谐,体现出一种综合的处理能力和智慧。
列子

1.

他先处理了公司外部的竞争压力,再着手解决内部团队的协调问题,真正做到了攘外安内。

2.

家庭生活中,她总是先解决与邻居的关系问题,然后再处理家里的内部矛盾,体现了攘外安内的智慧。

3.

在社区活动中,他先处理了与其他社区的合作问题,再解决社区内部的组织工作,展现了攘外安内的能力。

4.

在学校生活中,他先处理了与其他学校的交流问题,再解决班级内部的学习问题,体现了攘外安内的原则。

5.

在工作中,他先处理了与客户的关系问题,再解决团队内部的沟通问题,实现了攘外安内的目标。

6.

管仲一匡九合,~,其功甚大。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攘外安内的翻译
德语
gegen äußere Bedrohungen verteidigen und innere Stabilität bewahren
日语
外患を排除し内を安んじる
法语
défendre contre les menaces extérieures et maintenir la stabilité interne
英语
defend against external threats and maintain internal stability
攘外安内的字意分解
rǎng
1:(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2:同本义。
3:排斥,努力消去。
4:止。
5:侵略。
6:偷,盗窃。
7:破坏安宁;骚动。
8:捋起。
9:夺。
10:容忍。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ān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7:安抚,安顿抚慰。
8:安排;安置。
9:安心。习惯、满足于。
10:安装。
11: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12:“安培”的简称。
13:谁;何;什么。
14:哪里,何处。
15:姓。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2:同本义。
3:交入;接纳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
2: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3:室,内室,房室。
4:皇宫;帝王所居之处。
5:又。
6:妇女;女色。
7:古代泛称妻妾。后专称妻。
8:内心。
9:内脏。

攘外安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ǎng wài ān nèi)。abac式组合,攘外安内意思是:指在外部排除侵略,内部安定团结。原指排除外来干扰,稳定内部环境。现多用于个人或家庭层面,强调处理外部事务以保障内部安宁。 强调在处理外部事务的同时,不忘维护内部的安定与和谐,体现出一种综合的处理能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