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卫国 bǎo jiā wèi guó

abac式
拼音bǎo jiā wèi guó
注音ㄅㄠˇㄍㄨㄨㄟˋㄍㄨㄛˊ
繁体保傢衛國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保家卫国的解释
形容保卫家庭和国家,表达一种忠于家庭和国家的精神。
出处

1.

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2.

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吾家自有宝,保家卫国用之不尽。'
寓意
强调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列子

1.

他总是以保家卫国的精神教育自己的孩子。

2.

在灾难面前,许多志愿者以保家卫国的精神投入救援工作。

3.

这位老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保家卫国的意义。

4.

她在社区活动中表现出保家卫国的热情。

5.

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保家卫国的决心。

6.

男子汉应担当起~的重任。

保家卫国的翻译
德语
die Familie verteidigen und das Land schützen
日语
家を守り国を護る
法语
défendre la famille et protéger le pays
英语
defend the family and protect the country
保家卫国的字意分解
bǎo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同本义。
3:护养;育。
4:保佑。
5:保护;保全;守住。
6:保持。
7:保证;担保。
8:占有;拥有。
9:保举;保荐。
10:依靠;仗持。
11:保育幼儿的妇女。
12: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13:作保证的人。
14: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15:珍贵之物。
16:姓。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wèi
1:(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2:同本义。
3:谋求。
4:担任卫护、防守之职的人。
5:周代京师以外的行政区域之一。
6:驴的别称。
7:箭羽。
8:古国名 。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君,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
9:边陲,边远的地方。
10:水名 。源出河北省灵寿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合滹沱河。
11:肢体。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保家卫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ǎo jiā wèi guó)。abac式组合,保家卫国意思是:形容保卫家庭和国家,表达一种忠于家庭和国家的精神。 强调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