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仗义 kāng kǎi zhàng yì

abac式
拼音kāng kǎi zhàng yì
注音ㄎㄤㄎㄞˇㄓㄤˋㄧˊ
繁体忼慨仗義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慷慨仗义的解释
形容人豪爽大方,乐于助人,具有正义感和勇气。
出处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2.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描述荆轲慷慨赴义的精神。
寓意
强调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无私地帮助他人。
列子

1.

他慷慨仗义,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困难。

2.

在朋友遇到麻烦时,他总是慷慨仗义地伸出援手。

3.

她慷慨仗义地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帮助灾区。

4.

小王慷慨仗义,总是乐于为同学排忧解难。

5.

在社区活动中,他慷慨仗义地组织大家一起做公益。

6.

黄兄~,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九回

慷慨仗义的翻译
德语
großzügig und ritterlich
日语
寛大無私で義侠心
法语
généreux et chevaleresque
英语
generous and chivalrous
慷慨仗义的字意分解
kāng
1:(形声。从心,康声。本义:情绪激昂)。
2:同本义。
kǎi
1:(形声。从心,既声。本义:不得志而愤激)。
2:同本义。
3:疲惫的样子。
4:假借为“嘅”。感慨,叹息(因悲痛、不愉快而发出的叹息)。
zhàng
1:(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2:同本义。
3:依靠,依赖。
4: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5:仪仗队。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慷慨仗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āng kǎi zhàng yì)。abac式组合,慷慨仗义意思是:形容人豪爽大方,乐于助人,具有正义感和勇气。 强调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无私地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