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乎其形的解释
形容因为过于高兴或得意而忘记了自己的行为举止,常用来描述人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
1.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2.
出自《庄子·秋水》中的“忘乎所以”,后演变为“忘乎其形”。寓意
提醒人们在得意时要保持谦虚,避免因得意而失去理智和自制力。
列子
1.
赢了比赛后,他忘乎其形地在场上跳舞,引来观众的欢呼。2.
得到老板的表扬后,小李忘乎其形地在办公室里炫耀自己的成绩。3.
在朋友的生日派对上,他喝了几杯酒后忘乎其形地唱起歌来。4.
她在演讲比赛中获奖后,忘乎其形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5.
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被采用,他忘乎其形地在同事面前夸耀。忘乎其形的翻译
德语
sich hinreißen lassen
日语
得意忘我
法语
se laisser emporter
英语
carried away
忘乎其形的字意分解
wàng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同本义。
3:玩忽,怠忽。
4:逃亡;遗失;灭亡。
hū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表示疑问或反诘。
4:相当于“吗”。
5: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推测语气。
8: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9:表示商榷语气。
10:表示肯定语气。
11: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3: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14: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15: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16: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1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18: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jī
1:周年。
qí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xíng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7:画图形。
8: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9:比较,对照。
10:描绘。
11: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忘乎其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g hū qí xíng)。abcd式组合,忘乎其形意思是:形容因为过于高兴或得意而忘记了自己的行为举止,常用来描述人得意忘形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得意时要保持谦虚,避免因得意而失去理智和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