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急相济的解释
形容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兼顾缓慢和紧急两种情况,做到灵活应对,合理安排。
出处
1.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缓急相济,国之利也。'寓意
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有策略和耐心,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列子
1.
在项目管理中,缓急相济才能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2.
家庭事务的安排上,妈妈总是能做到缓急相济,井井有条。3.
在学习过程中,缓急相济地安排复习时间,有助于提高效率。4.
公司在处理客户需求时,缓急相济地安排服务,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5.
在日常生活中,缓急相济地安排时间,可以让生活更加充实而有序。6.
处理问题时要做到~。缓急相济的翻译
德语
Dringlichkeit und Geduld in Einklang bringen
日语
緩急を兼ねる
法语
concilier l'urgence et la patience
英语
balance urgency and patience
缓急相济的字意分解
huǎn
1:(形声。从糸(mì),爰(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3:延期,延迟。
jí
1:(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紧,紧缩。
3:急躁,着急。
4:迫切;紧急。
5:疾速;快捷;匆忙。
6:指声音急促。
7:着急;使焦虑。
8:以…为急,关切;赶快帮助。
9:重视。
10:急难,危急的事。
11:假期;休假。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jǐ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8:众多。
9:整齐美好的样子。
jì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7:弥补。
8:及,比得上。
9:成;可以。
10:渡口,过河的地方。
11:能干,中用。

缓急相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ǎn jí xiāng jì)。abac式组合,缓急相济意思是:形容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兼顾缓慢和紧急两种情况,做到灵活应对,合理安排。 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有策略和耐心,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